目前大豆種子品種約有100多種。根據種皮顏色可分為黃豆、青豆、黑豆、褐豆四種類型。在栽培制度上則有單作、間作、混種、套種或兩熟大豆之分。大豆分布廣泛,民族地區主要有東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、內蒙古、寧夏、新疆、廣西等區(?。?,尤以延邊生產的大豆質優商品率高,屬于東北大豆產區。內蒙古產量最多,1990年生產大豆達47.6萬噸。廣西大豆生產有南北之分,北部多在稻田種植秋大豆,南部一年種兩次大豆。
一、在大豆播種前清選種子可以提高豆種的播種品質,凡是清選過的均勻整齊的種子,比不加清選的種子生育良好,田間保苗率高,出苗整齊。特別是采用大豆精量點播機播種時,必須對大豆種子進行嚴格清選,實現種一粒種子,出一顆苗。
種子清選加工已逐步成為一門新興工業,它包括對豆種進行預清、精選分級、藥物處理(種子包衣)、包裝運輸等工作。種子清選加工是向種子生產專業化、供應商品化、加工機械化和質量標準化的方向發展。搞好種子清選,可以減少播種量,提高種子質量,還便于機械化播種作業,對增產有很大作用。
二、根瘤菌接種
通常采用根瘤菌接種的方法有以下三種:
(1)土壤接種法 從著瘤好的大豆高產田取表層土壤拌在大豆種子上,每10千克種子拌原土1千克。土壤接種法不如根瘤菌劑接種的效果好,因為根瘤菌劑是經過分離培養篩選出的最有效菌株所制成,當然比天然混雜的根瘤菌強得多。
(2)根瘤菌劑接種 根瘤菌劑是工廠生產的細菌肥料,包裝上注明有效期和使用說明。大豆根瘤菌劑使用方法簡單,不污染環境。每公頃用根瘤菌劑3.75千克拌種,純增收入150元,投入與產出比為1∶20。測定證明,接種根瘤菌比不接種的土壤每公頃可增加純氮15千克,相當于標準化肥硫酸銨 75千克。使用前應存放在陰涼處,不能曝曬于陽光下,以防根瘤菌被陽光殺死。接種方法是,將菌劑稀釋在種子重20%的清水中,然后灑在種子表面,并充分攪拌,讓根瘤菌劑粘在所有的種子表面。拌完后盡快(24小時內)將種子播入濕土中。
(3)接種體處理土壤 將根瘤菌用肉汁培養基培養后,制成顆粒狀接種體,可直接用于土壤接種。這種方法成本較高,在不宜進行種子接種的情況下使用。
大豆根瘤菌的發育與環境有密切的關系,根瘤菌生活適應一定的土壤酸度范圍,當土壤pH值低于4.6或高于8時,接種效果都不明顯;土壤高溫干燥也影響根瘤的發育,適當增施磷鉀肥料能促進根瘤菌的活動,土壤的根瘤生長區有多量化學氮肥時,根瘤的形成受到抑制。
三、種子消毒
為了防治大豆根腐病,用50%多菌靈拌種,用藥量為種子重的0.3%;或用多福合劑拌種(多菌靈與福美雙為1∶1),可以顯著降低根腐病發病率。亦可使用滅枯靈乳油進行種子消毒。登錄網址http://www.thefappening1blog.com/了解更多信息